道路更畅通心气儿更顺畅
——乌鲁木齐市“畅通工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乌鲁木齐市也面临着交通拥堵的“城市病”。据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乌鲁木齐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07万辆,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
作为今年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改善民生十大实事之一,“畅通工程”旨在通过打通50处丁字路、断头路及改造畸形路口、建设交通诱导系统等措施,多管齐下治理城市拥堵,形成一个更快、更顺畅的乌鲁木齐交通路网。“畅通工程”进展如何?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4月24日10时,在位于乌市天山区大湾北路与跃进街交汇处的跃进街东延(中环路—东二环路)道路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台压路机正在作业,90%的地下管网已经铺设完成,工人们正在进行路基基础处理。
在大湾片区居民张悦然的眼中,一条更便捷的回家路逐渐变得清晰。
“我父母都在米东区居住,以前每次回家都要由珠江路下河滩,路上很堵。这条断头路打通后,我就可以开车直接上东二环,一路到米东区,想回家就更方便了。”张悦然说。
跃进街东延(中环路—东二环路)道路工程全长0.92公里,可就是这段不到1公里的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让沙依巴克区、天山区之间多了一条主通道,使城市东南主城区、外环路、二环路之间实现了有效衔接。
既要便民,更不能扰民。乌市跃进街东延(中环路—东二环路)道路工程业主代表吴永胜告诉记者,施工场地严格按照“7个100%”标准文明施工,施工区域周围有2米高的硬遮挡全封闭,无特殊状况不允许夜间施工,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记者在现场看到,所有围挡都安装有喷淋,出入口还设有雾炮,即使开放作业也很少见到尘土。
“畅通工程”启动以来,家住乌市米东区地磅办事处卡子湾村的村民张立军也时刻关注着乌鲁木齐市城北主干道东延(七道湾路—东二环路)道路新建工程的进展情况。
这条总长1.39公里的道路,将城北主干道和东二环连接起来,加强了米东区、水磨沟区、城北片区之间的联系。“以前这个山坡上到处都是工房、库房,出门乘车也很不方便,特别是七道湾路,早晚高峰期都很堵。这条路通了,不仅我们出行便利了,周边也会大变样。现在已经有企业来考察了,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在家门口就业,那该多好啊。”张立军的言语中充满了希望。
“通过‘畅通工程’的实施,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片区交通路网结构,加强主次道路的有效衔接,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同时理顺群众心气儿,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乌市市政工程建设处副处长侯学勇说。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乌市“畅通工程”还要通过建设交通诱导系统、实时公交线网优化等措施治理城市拥堵。
这几天,乌市市民张江敏发现,由于设置了待行区,原本早晚高峰期都要排队通行的新民西街和红山路交汇路口,通行速度有了明显提高。“司机师傅们再也不用急着抢绿灯了。”张江敏说。
4月25日,记者在该路口观察发现,交通信号灯的边上多了一个显示屏。每当由南向北的车辆通行时,显示屏上就会出现绿色的提示:请驶入待行区。这时,由北向南通行的车辆就会在原有停车线的基础上再往前行驶一段距离,指示灯亮起时,已经在待行区等候的车辆很快就能通过路口。
乌市水磨沟区交警大队南湖路中队中队长侯泉舟告诉记者,待行区长度为40米,3车道。每一个信号灯周期有15辆车可以进入。经过测算,设置了待行区后全天通行效率提升了50%。
“经过宣教,现在大多数车辆能按照提示进入待行区了。”侯泉舟说。
除此之外,为了规范占道施工,乌市交警支队在各大队设立专职“道管员”,开展占道施工管理、交通组织优化、交通设施监管工作,通过对全市轨道交通64处施工站点的排查,共梳理出131处施工点段存在不规范施工的情况,督导建设单位完成整改69处,后期将持续开展排查工作。面对市区内高架路出口匝道交通拥堵的现状,对具备条件的出口匝道施划两条车道,提升高架桥出口匝道的通行能力,截至目前,已完成20处出口匝道交通标线调整。
“我们还对市民关注的交通节点、堵点,以及交通管理工作中发现的交通组织问题点段认真梳理,汇总了交通拥堵路口和路段108处,逐项进行了问题成因分析,针对每一处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缓堵保畅措施。”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科副科长张俊伟说。
同时,《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后沿线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也于日前报请乌市人民政府批准,据乌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处处长于新介绍,乌市地铁1号线开通后,与1号线共线的3段站点区间、4段站点区间、5段及以上站点区间的9条公交线路将进行优化调整。
“这9条公交线路中包括2条BRT公交线路和7条常规线路。地铁1号线开通前《方案》将公布,开通后1个月至2个月内公交线路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于新说。(记者 赵春华)
-End-
来 源 / 新疆日报
责任编辑 / 杨 凤
推荐阅读